|
|
|
|
|
|
|
1.党支部书记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热心党的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
|
|
2.符合条件的党支部支委会健全,支委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重大问题经支委会或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支委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有会议记录。
|
|
|
3.支委会能根据院党委和总支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每学期有工作小结,并向党员和上级党组织报告。
|
|
|
4.支委会保证每学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详细记录,效果好。
|
|
|
|
|
5.及时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委决议和学院的各项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教育。在日常工作和重大事件、重要工作中,支部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
|
|
6.坚持隔周一次的组织生活会制度,认真开展创“最佳党日”活动。主题明确,方式灵活,效果较好。
|
|
|
7.党支部保证每学年召开一次党内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效果好。
|
|
|
8.坚持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党支部组织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检查党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情况,按要求做好民主评议工作,及时宣传和表彰先进。
|
|
|
9.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党员能自觉遵纪守法;对违纪和不起作用的党员能及时教育和处理
|
|
|
|
|
10.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结合本支部实际,每年有培养和发展党员计划,措施得力,每学期专题研究不少于1次。
|
|
|
11.积极做好发动和教育工作,党员联系非党员群众制度健全,学生申请入党人数不低于学生总数的75%。
|
|
|
12.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联系人制度落实,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一次,并及时记录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上。有计划地选送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的培训,考试通过人数不低于参加培训人数的90%。
|
|
|
13.较好完成年度发展计划,发展党员的手续完备,程序规范,新党员的质量好。报批通过率为100%。
|
|
|
14.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考察的制度健全,按要求及时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预备党员(不含调入)转正率为100%。
|
|
|
15.每年12月底、6月底,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达到学校整体比例的平均数,且逐年增加。
|
|
|
|
|
16.协助党委(党总支)在学生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活动。经常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有倾向性的问题能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引导和教育工作,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
|
|
17.教育、带领同学遵纪守法,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敢于制止和抵制不文明行为。
|
|
|
18.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关心学生生活,维护学生利益,对影响较大或涉及学生利益的问题,党支部应在党内征求意见及时反映情况。
|
|
|
19.及时、出色地完成上级布置的诸如社会集体活动、公益劳动等工作任务。
|
|
|
|
|
20.党员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
|
|
21.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带动其他同学,党员中无违章违纪现象,并能同违法违纪现象做坚决斗争。
|
|
|
22.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宿舍、社团能够发挥骨干作用,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和思想动态,维护校园安定。
|
|
|
23.在学风建设中能够起带头作用。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奖学金获得率高于学院平均比例。
|
|
|
24.主动承担社会工作和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较为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
|
|
25.坚持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协助支部做好申请人的培养、考察工作。
|
|
|
|
|
26.支部活动和参加全校性党员活动坚持考勤、记录等制度。按时、完整、准确地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
|
|
|
|
|
|
|
|
|
28.年内工作具有独创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公认。(需报文字材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