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设立雄安新区有何背景和重大意义?新区选址为何定在这里?下一步如何规划建设?新华社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来源丨新华视点(XHSXHSD)、人民日报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何立峰 资料图
来源丨新华社
作者丨张旭东、曹国厂、王敏、李亚红
原标题《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新华社记者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
问:请介绍一下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背景和重大意义?
答: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北京市人口已经达到2100多万,接近2020年2300万的人口调控目标,由此带来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12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专项规划,加快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强化创新驱动和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个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是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二是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也可以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共同形成河北新的两翼。
三是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雄安新区选址经过反复比较、周密科学论证
问:雄安新区的选址是如何确定的?有哪些考量因素?
答:解决大城市病难题,要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地疏解出去,需要一个集中承载地。客观上,规划建设这个集中承载地既要依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现有大城市的资源,又要交通便利,地理条件适中。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京津保腹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综合来看,该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现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可比较快地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半小时的通勤圈;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生态用水需求;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雄安新区的选址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反复比选、科学研究、专家严格论证后,最终确定了这个区域。
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问: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考虑?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通知,明确了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先谋后动,加快组织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吸纳国际人才,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指导河北省和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组织编制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区集聚。支持新区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根据新区建设需要,研究提出相关具体支持政策。同时,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对新区相关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统筹新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有序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发展。
在规划上,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的水平,同时在建筑上要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元素,在建设过程当中要精雕细琢,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建筑,留下千年传承。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发扬工匠精神,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工作。
专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
徐匡迪 资料图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张旭东、李亚红、王敏、曹国厂
原标题《选址·功能·开发: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热点三问——新华社记者专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
选址: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
问:已经在北京通州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了,为何还要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两地过于“肥胖”,大城市病突出,特别是河北发展与两地呈现“断崖式”差距。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引领新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
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基本上都是用了“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从我国经验看,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瞄准的是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这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为什么选择在这个地方?
答:这是综合考虑了交通、地质、水文、建设成本等方面因素,经过反复深入论证选定的。这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和已经在规划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另外,这个地方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功能: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
问: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发展哪些产业?
答: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设立新区的首要任务。承接的疏解功能要符合新区发展要求,同时也要根据疏解功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新区规划空间布局。要增强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重点是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问:雄安新区如何发挥区域带动能力?
答:要发挥带动冀中南发展,提高河北省整体发展水平,乃至影响全国的重要作用。
开发:新区建设将走一条新路
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后,大家都很关心:新区将如何建设?
答:按照中央要求,新区建设要走出新路。新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的定位,探索在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路。重点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做好现状传统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做好就业保障;统筹好移民搬迁和城镇改造,让搬迁农民融入城镇生活;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就是说,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国际一流水准,实现生态宜居、和谐共享。
问:新区建设将如何规划白洋淀的发展?
答:新区开发建设要以保护和修复白洋淀生态功能为前提,白洋淀生态修复也离不开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要从改善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全局着眼,将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同步开展工作。重点要优化京津冀的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环境治理标准。
人民日报:雄安新区不是迁都,也非再建首都副中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投机的小聪明与深邃的大战略相距多远?可以说,虽然聚焦一处,实则遥距万里。
连日来,雄县等地成为社会关注的“暴风眼”。而相应的“抢房”风潮,也可谓来势汹汹。即便相关地方叫停了房地产交易,即便有关方面告诫炒房“可能炒出个炸弹”,关于炒房的各类说法依然不胫而走。但正像许多专业人士所指出的,靠炒房搭乘雄安新区这趟“春天专列”,恐怕是会错了意。
雄安新区建设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但肯定不会成为又一个资本拉动的造城运动。今年以来,中央三令五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雄安新区初步规划也明确,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那些“土地价值数十倍上涨”“房地产翻几番”的“风口想象”,不仅会扰乱国家战略规划、误导社会舆论,自身也难免会为集体非理性所灼伤。
如何攻克“大城市病”难题,走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超限的城市发展之困?如何啃下区域协调发展的硬骨头,解码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的困惑?如何吸纳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堵上“脱实向虚”的漏斗?雄安新区的规划,正在于为破解这些问题摸索出可行之策,走出一条疏解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
从战略布局高度看,规划建设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破解“大城市病”问题的“两翼”;北京冬奥会带动张北地区建设,雄安新区带动冀中南发展,也将形成河北发展的“两翼”。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不难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在河北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是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与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无关的城市功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雄安新区既不是一些人一厢情愿认定的“声东击西的迁都”,也不是在通州北京副中心之外再建一个“首都副中心”。
在“一张白纸”上规划建设一座新城,离不开科学理念的引领、先进规划的导航。关于雄安新区有两个关键词不可忽视:一是新发展理念,一是融合发展。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建设雄安新区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铺底,以高端高新产业拉动,“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融合发展意味着,建设雄安新区不等于再造一个“超级城市”,不会重走高投资、大项目拉动的城市开发模式,而是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同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在功能上有所分工,实现错位发展。
雄安新区之所以被认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原因就在于它是一项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在一些投机者看来,这或许是牟利的时机。但长远看来,顶层设计先行,政策措施跟上,就不会偏离目标,任由各路资金投机炒作、哄抬房价地价,干扰新区的建设与发展。理解雄安新区,我们应有大历史观的眼光,跳出一时利益得失,保持历史耐心,让雄安新区的建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