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搜索
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领航聚力“强国行”——天津师范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一周年工作纪实
2025-11-07 15:54   天津师范大学官网

为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2024年7月,教育部启动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我校共有4个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和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一年来,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各项任务扎实推进,特色品牌初步形成,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党委领航,擘画“强国行”蓝图

“强国行”专项行动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创新实践。一年来,学校党委坚持系统思维,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谋划、从政治高位推动,将“强国行”专项行动与学校特色优势相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师大辨识度的“党建+”品牌化发展路径,示范引领效应日益凸显。“点”上突破,树立先进典型标杆。学校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工作方法,集中力量培育和打造标杆团队。一年来,四个专项行动团队取得突出成绩,实现了“点”上成功突破,不仅为全校其他党支部提供了可学可鉴的样板,更极大提升了天津师范大学基层党建工作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线”上贯通,构建协同联动格局。学校着力打破学科壁垒和院系边界,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推动不同领域的团队开展跨学科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生动格局。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联合心理学部借助先进的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共同研究《FNIRS视角下歌唱行为对于激活新的大脑神经环路的探索性研究》,从全新视角探索歌唱行为对大脑神经环路的影响。这种“线”上贯通,不仅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还有力推动了党建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构建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聚合、同频共振的运行机制。“面”上辐射,放大示范引领效应。通过工作推动会、经验分享会和官方媒体矩阵持续报道,将专项团队的创新理念、工作方法和精神风貌辐射到全校每一个基层党组织,推动全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实现系统性跃升。在浓厚氛围的带动下,各级党组织对标先进、查找差距、积极作为,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

党建联建,激活发展“红色引擎”

一年来,专项团队积极践行“大党建”理念,打破组织壁垒,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兄弟高校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学联建活动,构建了“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党建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成员赴重庆邮电大学开展联学联建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与兄弟高校开展理论联学,实现理论资源共享、思想认识共提,积极开展“精品党课”下基层活动,先后开展理论宣讲10余次、受众近千人次。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以党建联建为引领,牵头承办2024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暨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京津冀三地地理学会和相关高校负责人,围绕共促党建联建、共筑地学高地,形成了“2024京津冀协同发展地理科学论坛天津倡议”。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先后与天津歌舞剧院、天开西青园企业、天视多派(天津)传媒有限公司、静海区独流镇北刘村等多类型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深化创新理论学习,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与同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的青海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共同承办高原脑科学与教育发展学术论坛,聚焦跨学科交叉助力高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与蓟州区别山镇陈家寨村党支部举行党建共建活动

教育服务,勇担育人“时代使命”

一年来,各专项团队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特色,积极投身教育强市和教育强国建设。

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与天津市河北区新开小学举行合作交流活动

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精准服务、能力建设、科普传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创新构建“课程开发-动态评估-精准干预”三位一体服务范式,将国家级一流课程《发展心理学》的成果与经验转化为“开学第一课”“心育”实践样板;积极搭建从教师到学生的精准科普传播体系,先后深入天津南开学校、鹏飞学校、天津市第四中学、同望小学等开展一日研学活动,精心打造“从‘心’出发,为成长护航”小学班主任心理赋能工作坊,夯实基层教育工作者心育能力基础。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构建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协同服务基础教育的“双轮驱动”格局,与南开区科技中学、南开区科技小学、南开区实验学校、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中小学等10余所中小学开展了地理教育与科普教育活动,成为南开区首批环保科学教育联盟成员单位。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坚持“艺术+思政”“艺术+美育”,先后组织“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艺术思政课堂”“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矢志奋斗砥砺前行——学‘四史’艺术课堂”“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音乐表演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成果展演(声乐专场)等活动,切实把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师生的思想武器。

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开展科普教育服务

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党员白莉受聘为甘肃省舟曲一中科学教育副校长

科技赋能,打造创新“强大动能”

一年来,专项团队坚持“四个面向”,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大力推动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和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成员在贵州省印江县开展水样采集

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书记王义东接受天津电视台采访介绍与天津智清未来公司联合研发赋能企业情况

地理学部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依托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Nature子刊论文3篇。聚焦海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演变关键问题,积极与中水北方、星际空间、天津创业环保、绿茵生态、久日新材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建赋能站/赋能点;选派8名骨干成员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搭建起集“学术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实践育人”于一体的协同平台。针对贵州省某少数民族自治县“水量少、水质差”的饮水难题,开展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为保障当地群众用水安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需求,以认知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技术引擎,持续深化并输出“理论创新-技术转化-社会服务”三螺旋发展模式,聚焦基础教育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难点,系统谋划并推出“天师大方案”,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育人体系提供了实践样本与经验支撑。

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教师受邀参加人工智能与职业心理健康促进学术研讨会

实践育人,开拓成才“广阔天地”

一年来,各专项团队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化“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带领师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社会现实,在服务奉献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

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前往静海区独流镇北刘村开展活动

音乐与影视学院声乐表演教工党支部成员积极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先后参与西青区精武镇“魅力之夏露营节”启动仪式“文体狂欢夜”、静海区独流镇“HIGH燃盛夏”非遗美食节开街活动等多场特色活动。组织党员走进静海区独流镇北刘村开展“运河文化璀璨‘村歌’文脉润心”乡村文明建设专项活动,专门创作了村歌《台头西瓜之约》,歌曲已线上发布并成为凝聚乡村共识、传承运河文脉、彰显振兴活力的文化符号。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实践育人”纳入党建工作重点,推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支部成员积极开发“行走的思政课”教学案例库,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思政教育在广袤的实践沃土中生根开花。心理学课程思政工作室党支部秉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在与天津市戒毒局合作中,学生们深入科普基地、下到社区用专业知识筑牢社会防毒禁毒的“心”墙;在星童融合孤独症康复中心、心心语儿童康复中心建立实践基地,用专业知识帮助孤独症儿童走向康复,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专业本领,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党支部指导学生制作微党课

强国行”专项团队的扎实实践,推动着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为赋能教育强国和教育强市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篇章贡献着师大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天津师范大学 |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3号 | 邮政编码:300387 | 电话:022-23766350 | 管理员:组织部